笔趣阁 > 康熙康熙 > 第三章康熙运筹帷幄

第三章康熙运筹帷幄


在康熙对付三藩的问题上,作为当时送公主去云南的重要大臣明珠是有慧眼的,是出过好多力的。康熙派明珠送建宁公主远赴云南,深入吴三桂的腹地,就是去探听吴三桂虚实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明珠知道自己所负责任的重大。当明珠一行抵达云南后,吴三桂假心假意地请明珠观看演兵场的练兵。明珠正好想利用这个机会,探一下吴三桂葫芦里的是什么药。

        演兵场生龙活虎的练兵情况叫明珠心生疑云。明珠看了眼前的情景,再想起过去听到一些吴三桂每年要买很多马匹,明珠想到,这个吴三桂难道有反叛之心?

        明珠想用敲山震虎之法,他故意对吴三桂说皇上已经得知,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要阴谋造反。听到这个消息,吴三桂脸上显出吃惊的神色,担心皇上已经知道他们反叛的消息败露,吴三桂支支吾吾地说:“是??????是真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吴三桂在想,本来造反是三藩一起商量的,现在皇上已经知道二藩要造反的消息,担心三藩一起商量的要造反的事情已经败露,吴三桂显出惊惶万状的情状。这反倒更增加了明珠心里的判断,这个吴三桂反叛的迹象已显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明珠想到建宁公主的安全,自身的安全,也为了稳住吴三桂,明珠采取了怀柔的策略:“皇上对三藩的事情一清二楚,三番要是有什么动静,皇上是会知道的。有人出于自己的目的,会中伤王爷,皇上是一概不相信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明珠的这句话,吴三桂尽管将信将疑,但是总算是放下了心。吴三桂点头:“皇上圣明,皇上圣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明珠还是给吴三桂念了点紧箍咒:“朝廷认为,王爷有了建宁公主这层关系,朝廷当然把王爷看作是自己人。我临来时皇上让我告诉王爷,让王爷好好监视他们二藩,一有行为不端,马上报告朝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是当然,要是听说他们要造反,老夫一定要先灭了他们。”吴三桂假心假意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吴三桂的口风变了,他把自己要造反,说成自己是忠于皇上的。明珠只得顺着他说:“等我回去了,一定告诉皇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请告诉皇上,我在这里训练兵马,就是为了替皇上消灭他们。”吴三桂越说越显露自己的心迹了,他终于承认自己训练兵马了。这个老狐狸,明珠心里骂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明珠对自己这次之行很满意,探清楚了吴三桂练兵的实际行动,还探听出了吴三桂的口风。他对自己很满意。

        明珠回去后,向康熙汇报了自己云南之行的所见所闻,并劝皇上早点调兵遣将,早作战斗准备,受到康熙皇帝的大加赞赏。康熙下令,给明珠赏三眼花翎,赏一件黄马褂,晋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。

        从此,明珠就跟索额图成为朝里最重要的大臣,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从此开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明珠从云南带回来的消息,使康熙对自己的判断更觉得正确了。他看出当前三藩的形势已经很紧张,康熙觉得形势逼人,他不得不进行一些军事部署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考虑到三藩军事势力的强大,康熙着令科尔沁部,察哈尔部的齐聚十万名士兵,择日开拔启程。康熙还下令着八旗绿营兵,集结在北京城郊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三藩咄咄逼人的形势,康熙毫不畏惧,胸有成竹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告诉兵部尚书明珠:“八旗刀枪入库、马放南山多年了,也不知道现在的军事实力如何?咱们择日进行一次阅兵吧,让朕看看八旗兵的势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到了1673年,也就是康熙十二年,康熙由明珠陪同,前往晾鹰台检阅了八旗将士。只见将士们军容整肃,步伐整齐,精神焕发。这说明,作为兵部尚书的明珠功不可没。

        明珠把带兵的部军统领叫过来,“让你们现在冲上阵去,你们行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报告明大人,我们军队的口号是‘召之即来,战则能胜。’除了胜利,我们不想别的。”康熙听了步军统领的话,满意地点点头。康熙高兴地说:“看罢禁军之声势,朕对平叛充满了信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明白,作为兵部尚书的明珠功不可没。

        四年后,明珠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狡猾的吴三桂在朝廷有给她望风的人,这个人就是被迫做人质的吴三桂儿子吴应熊。此刻,他在朝廷礼部任侍郎。实际上,是吴三桂在朝廷的耳目。

        吴三桂给在北京的吴应熊下了个手谕,让他打听朝廷对他吴三桂的态度。老家伙真是老谋深算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朝里的吴应熊知道,孝庄太皇太后能左右康熙的态度。所以,吴应熊是个孝子,他想不辱父亲交给的使命。他想探听孝庄太皇太后的口气。为了认识孝庄文太皇太后,吴应熊做了许多的铺垫。

        吴应熊先想法认识了康熙面前的红人索恩图,再由索额图把他介绍给孝庄文太皇太后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索额图领着吴应熊到太后的寝宫慈宁宫。

        孝庄文太皇太后是个聪明人,吴应熊一来她就心知肚明他来的目的。她想发骗过了吴应熊,使得吴应熊坚信,朝廷没有撤藩的打算,以此来稳住吴三桂。

        晚上,孝庄文太皇太后差遣侍女苏麻拉姑把康熙请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说,今天谁到我这里了?”康熙见过老太皇太后坐下后,老太皇太后笑吟吟地问康熙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苦笑了,“这朕无从可知,请老太皇太后指点一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吴应熊,那个吴三桂的儿子。”听了老太皇太后所言,康熙神色一下变了,他一下明白了,吴三桂他们也开始行动了。他明显地感到,风雨欲来风满楼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太皇太后注意到康熙神情的变化,笑着说道:“你放心,我没给他透露出什么,估计吴三桂稳定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看着老太皇太后笑了,“老祖母真是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呀。既然吴三桂稳定住了,孙儿我心里更是有数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年纪虽轻,却很懂斗争策略。明珠回来后,朝廷变得又聋又哑,对吴三桂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。这可急坏了康熙,对对方的情况一无所知,怎么能同对方角力呢?

        这个问题久久地萦绕在康熙的脑子里。康熙觉得自己太无能,被这么点事情难住了自己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扪心自问,身负大清江山的重任,还怎么治理大清江山?如果大清江山因此而易主,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?

        正在这时,康熙从刑部交上来的卷宗里,看到了朱国治的名字。这个朱国治就要命殒刑场了。康熙依稀认识这个人,曾经做过江苏巡抚,后因做官太贪,触犯了大清刑律,就要判处死刑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心中豁然一亮,让这个人去监视吴三桂,康熙不就有耳目了吗?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,康熙特地到监牢跟朱国治进行了一次密谈。康熙表示了免他一死,派他去做云南巡抚的打算,他们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:

        “朱国治,朕可以让你去当巡抚。但是此次去云南做云南巡抚,你知道云南是什么地方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罪臣知道,云南乃吴三桂的地盘,虎踞龙蟠之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知道就好,我还告诉你,吴三桂已有了反叛之心,你随时处在险境当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皇上救罪臣的命,罪臣虽肝脑涂地,在所不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,康熙下令,免去朱国治的一切罪行,并且让朱国治去做云南巡抚,并加太子太保,兼少保。众大臣都面面相觑,对于汉人大臣来说,这是最高荣誉了,可以与满人大臣相比。

        再说,朱国治去云南做巡抚之事,由吴应熊悄悄地传到吴三桂手里,并要父亲吴三桂小心。吴三桂纳闷,怎么来了个云南巡抚呢?云南巡抚一般由本平西王派出的呀。

        吴三桂感觉事情严重,为了应付局面,商讨对策,他把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可喜都找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个人聚到了一起。吴三桂把最近发生的事情给大家说了一遍,并把吴应熊的信说给大家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朱国治是什么人呢?”尚可喜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一个快要死的犯人,一个亡命徒。”吴三桂解释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们把他杀了,给康熙点颜色看看。”耿精忠这个人比那老的还狠。

        吴三桂看见耿精忠的脾气又犯了,这个人就知道杀。“不行,他来我们这里干什么你们知道吗?”吴三桂到底老奸巨猾,考虑问题就是仔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人就像康熙放出去的风筝,线在康熙手里。他突然没了,康熙是要找的,所以咱们不能,轻易动他。”尚可喜摇着头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咱们就不能动他了?”耿精忠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动,可不是现在。”吴三桂到底老奸巨猾。他们商量了很长时间。


  (https://www.7722wx.com/html/61943/21116837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7722w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7722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