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康熙康熙 > 第十章康熙是本难懂的书

第十章康熙是本难懂的书


在鳌拜眼里,年轻的康熙完全变了,变得只顾聚众玩耍,连朝政事务也荒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只报以轻蔑的一笑,他笑年轻人太不可思议,他笑自己独步朝廷的黄金时刻的到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在做着鳌拜臆想不到的事。按照老太皇太后的指点,经过和索额图、明珠、熊赐履等一起研究,康熙悄悄地在采取某一项翦除鳌拜的措施,就是悄悄地把鳌拜的各个党羽都依次调离京师,派往各地。不过,微滤不引起鳌拜的警觉,故意将鳌拜的胞弟穆里马、儿子纳穆福等留在京城不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这些,心高气傲的鳌拜还被蒙在鼓里。他认为自己已经稳稳地占据朝廷,乳臭未干的康熙奈何不了他。敌明我暗,鳌拜对他的敌手不甚了解,这样一来,鳌拜的败局已定。鳌拜败就败在他过度的自信上,败在对康熙的不了解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经过一阵高强度的训练,一个训练有素,技术超群,忠诚可嘉的摔跤队伍终于训练成功。他们可以帮助康熙制伏任何人。一个翦除奸臣鳌拜的时机成熟了,他让那些小摔跤手埋伏在自己座位的后面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天,鳌拜旁若无人地独自入朝上奏。他很自信地走到御桌前,也不下跪,只是微微地躬了躬身问道:“皇上召见微臣,不知有何吩咐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鳌拜的一贯做派,他以为小小的康熙完全是在他的掌控之下的木偶。可是,鳌拜惊奇地发现今天的康熙与以前判若两人。康熙一拍桌子,厉声喝道:“鳌拜,你可知罪?”

        鳌拜听了康熙的厉声责问,惊愕了一下,然后恢复原状,冷笑了一声,放肆地舞动双臂:

        “我鳌拜奉先帝遗诏辅佐皇上8年,何罪之有?”鳌拜声如洪钟,余音在宽敞的屋子里回响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自伺自己是当年清军里的第一勇士,武功高强,威震四方,自信现在在整个朝廷都找不出对手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见鳌拜如此嚣张,便加重语气斥责道:“大胆鳌拜,你陷害忠良,图谋不轨,难道不是你的罪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这算是跟鳌拜彻底翻脸,彻底摊牌了。这也给埋伏在后面的武士们递出行动信号,已经闹僵了,用你们的时间到了,大家暗中都做好了行动的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见一向软弱的康熙勃然变色,不觉勃然大怒,心想康熙小儿不知天高地厚,口出狂言。于是,他竟跨前一步,直冲到御桌跟前,伸出右手狂叫:“说我鳌拜犯了如此大罪,请拿出证据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要对康熙动手!康熙很危险!康熙便大喊一声:“来人哪,快把这个奸贼给我拿下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事先说好的行动信号!要开始行动了!

        话音刚落,立即就有百来名年轻小将从御桌后面冲出,围住了鳌拜!

        看见这个局面,鳌拜气得胡子抖起来,举起了拳头,准备一搏。试想,当年的鳌拜何等威风,在西充之战中大显威风,敢跟权极一时的多尔衮分庭抗礼。那个时候你们这些小孩不知道在哪里呢?

        鳌拜越心思越来气,挥拳踢腿地抗拒起那些孩子来。可是,鳌拜的情况不尽人意,不知是鳌拜已多年不用功练腿脚,也不知是这帮小孩子的擒拿格斗太厉害,在这帮年轻人厉害的的拳脚功夫之下,鳌拜开始处于下风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气坏了,他鳌拜横行霸道几十年,何时受过如此的挤兑?鳌拜使出全身力量施展起拳脚。但鳌拜还是不行,他老迈无用了。武功超群的鳌拜打不过那些会耍拳脚的年轻人,被摔了个仰面朝天。

        躺在地上的鳌拜想反击,但是没有了实力,不成想又是一顿拳打脚踢,毫无法抗能力的鳌拜只有使劲叫唤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这样,鳌拜被彻底制伏了。横在康熙面前的大石块被搬开了,小卫士们把鳌拜来个五花大绑,迫令鳌拜乖乖地跪在康熙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习性难改,还在大声叫嚷:“冤枉啊,冤枉!我是先皇任命的辅政大臣,皇上亲手杀顾命大臣,先皇得知,一定不会饶了你!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看出,鳌拜在耍无赖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把脸沉下来,这家伙不整不老实,随即下令:“想个法儿,叫他不要胡说!”侍卫们找了个棉絮把鳌拜的嘴堵起来。这回鳌拜不能说话了,只是瞪大了眼睛,恨恨地看着康熙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这才长舒了一口气,压在他头上的一块石头被搬掉了。康熙眼看首战告捷,心里十分高兴。他偶然看见鳌拜满脸狰狞的脸,再想一想刚才的那场恶斗,康熙心里不免害怕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,比真枪真刀的战争更惊心动魄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赶紧让有关大臣勘审鳌拜罪行。康亲王杰书勘问议定:鳌拜罪行三十款,遏必隆罪行十二款,班布尔善罪行二十二款,那摩佛罪行十二款,塞本得罪行六款,均处死刑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案情重大,康熙决定亲自审问。鳌拜倒是对所有的罪行供认不讳。虽然鳌拜自知罪孽深重,但他呆呆地看着面前的康熙,心里企望能免去一死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不想死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突然解开衣襟,坦露出身体来,康熙看去,那是一道道过去岁月的痕迹,他指着一处伤疤说:“这是为救出你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。”一时,康熙心酸不忍再审鳌拜。

        道道伤痕唤起了康熙仁慈的心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康熙进入强烈的心里矛盾当中。鳌拜身上为打下大清江山而留下的累累伤痕,强烈地刺激了康熙。鳌拜纵然罪孽深重,但他的累累伤疤说明,他为大清江山付出了自己的一切。康熙想到,这个人应该活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靠他过去光荣的历史,征得康熙的对他的宽大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康熙批示:“鳌拜按律理应处死,但念效力年久,虽结党作恶,朕不忍加诛,着革职,籍没拘谨。”意思是革去官职,进行监禁受刑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看完康熙的批示,连连磕头,嘴里念叨:“谢皇上不杀之恩,罪臣只能在来生报答皇恩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代枭雄鳌拜,最后要在监牢里度过一生,他自作自受,罪有应得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作为辅政大臣,是个握有实权的朝内重臣,是个过惯了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,他熬不住监狱里的艰苦生活。过不长时间,他就死在监狱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的事实告诉人们,在扶助皇帝的过程中,要一心一意地为皇上服务,不要有什么其他的想法。要时时刻刻为皇上着想,为朝廷效力。想越过皇上,那你的生命就要快结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其位,就得干其事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的儿子纳穆福还算幸运,在父亲死后就被开释,活着走出了监牢。

        跟鳌拜斗争,是康熙人生的第一次的重大坎坷,凭着他的机智勇敢,依靠孝庄文太皇太后,跟鳌拜进行了激烈的斗智斗勇。虽说当时的形势很严峻,手下没有可用的力量,可是康熙稳住鳌拜,甚至做出适当的让步,最后康熙猛然一击,终于把狂妄一时的鳌拜拿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些人说,那是因为康熙的命好。但是作者认为,在智斗和处理鳌拜专权案中,年轻的康熙显示出了机智,沉着,勇敢与正值的本色,显示了康熙这个少年天子的英明果断。从此,开始了他光辉一生的第一步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时候,康熙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。南方有吴三桂等人的藩国,用观察清朝的现实的目光看着年轻的康熙。噶尔丹在对大清虎视眈眈。郑成功在台湾自成天下。??????

        千头万绪的事情堆在年轻的康熙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康熙认为他不怕,他想勇敢和有谋略,鳌拜已经出去,朝廷已经整顿,他想让朝廷做个高效,廉明,一心为百姓的朝廷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开始了对自己的充电。咱们从康熙修正历书说起。

        1667年,当年仅十四岁的康熙看到新历书的时候,他茫然地看着,什么也不懂。原来,这本历书是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在顺治帝的支持下编制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虽只有十四岁,但是很有天分,也很有雄心壮志,他回到养心殿,这本历书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。他决定弄懂这本新历书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的优点就在于某件事必须搞明白。现在,他的这股劲上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通过别人认识了西方数学家南怀仁。他当即请南怀仁做自己的数学老师。公里的南书房成了康熙学数学的课堂。在老师南怀仁的教授下,康熙开始学起了现代数学。他还学习天文、地理以及拉丁文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古代的皇帝学习现代科学,这不是作者随意杜撰,而是有据可查的,有史为证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代数学还没被已成中文,因而学起来十分困难。但是康熙学得很认真,很艰苦,成绩也很优秀。康熙边学边翻译,很多名词都是康熙翻译的。比如,把未知数叫“根”。常数叫做“真数”,这些代数术语到现在还在使用。他到底弄懂了新历书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康熙的努力下,在康熙八年,也就是1669年,新历法被重新正名颁布使用。


  (https://www.7722wx.com/html/61943/21116834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7722w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7722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