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康熙康熙 > 第七章康熙与鳌拜的一场短兵相接

第七章康熙与鳌拜的一场短兵相接


康熙发现,鳌拜越来越放肆了。原来,鳌拜是怵索尼的,索尼是四代老臣,资历老,说话有分量。现在听说在家休养的索尼病危,鳌拜就没有可拘泥的了。所以鳌拜敢在朝堂之上这样有恃无恐,连康熙都看不入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对此康熙很生气,这个鳌拜也太放肆了。但是康熙一看朝堂上的几位侍卫,除了阿舒摩尔根,其余的都不认识,可能是鳌拜搞的鬼,康熙就没有再随意做作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便压住心中的怒火,说:“本朝祖训是说满汉一家亲,他们在一起已经二十多年了。现在圈地把汉族都赶出来,这不太符合祖训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的话很柔但骨头却很硬,康熙越说越激动,继续说:“苏纳海等人说的也许不全对,但朕看他们的本意,还是一片赤城。”康熙还是给他们定了基调,这等于封了鳌拜的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下轮到鳌拜诧异了,生气地大声说道:“满汉杂处地不行的,会被汉人同化的,失去我们满人的本性。”他说完一顿歪理还静静地看着康熙,他惊异这个小皇帝竟然没被自己所吓倒,这个13岁的小皇帝不能小觑!

        站在一旁的苏可萨哈找到了一次反驳的机会,他冷笑一声,讥讽道:“请问鳌拜太师,难道汉人不是我朝子民吗?把他们赶出他们的家园,无衣无食,失去生活来源,这符合祖训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鳌拜理屈词穷,露出他的庐山真面,喊道:“是不像话,依我看苏纳海等三位大臣犯欺君之罪,应该处死!”很明显,无意间鳌拜偷换概念,由圈地改为欺君问题。而且由他定调,欺君问题比圈地问题要严重很多,必须严惩不可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自己凌驾于康熙之上,大有朝廷只有他一人说了算,康熙这个小皇帝就是个美丽的摆设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只得说一句以挽回作为朝廷主人的面子:“今天咱们只议一下苏纳海他们三人的奏议,别的事朕自会自行查明办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鳌拜寸步不让,因为老对手苏可萨哈在朝廷堂之上当众驳他的面子,这对于不可一世的人来说是不可忍受的。连小皇帝康熙还这样不在乎他,他觉得他在整个朝廷那么多大臣面前,被人损了形象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冲着康熙厉声喊道:“历朝历代,欺君之罪是最严重之罪,仅仅斩首,过于从轻发落,应该凌迟处死!皇上这样不决断,还怎么治理国家?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铁青了脸,端坐在椅子上,沉默不说话。他想大发皇帝的威风,斥责一下鳌拜,但是一看朝堂之上都是鳌拜的人或者谄媚于鳌拜的大臣,康熙只得压住心头的怒火。“在时机成熟之前,千万不要与鳌拜对抗!”康熙又响起孝庄文太皇太后的忠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的康熙已经懂得斗争策略,好汉不吃眼前亏,康熙也不想让自己进入不利地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朝堂上出现喜剧性的场面:鳌拜与苏克萨哈互相拿眼刺向对方,似乎要剜对方的肉。他们的斗争在无声中进行。大殿上的气氛很凝重,连人们的呼吸声都能听得见。

        身陷孤立境地的康熙偶然看见了个自己的同盟军,就是自己须发花白的七叔康亲王杰书。康熙认为,按理说,康亲王高高在上,不能依附鳌拜吧。再说,康亲王是自己的亲戚。所以,康熙认定,康亲王说公道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满怀希望地问道:“杰书,你说这事该怎么处理?”说完,眼巴巴地盯着康亲王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这个高高在上的康亲王却使康熙大失所望,竟然和别人一样畏惧鳌拜,须发花白的康亲王回头看了一下鳌拜,一看鳌拜满脸凶相的样子,一下胆怯了,装作什么都不知道,沉默不吱声。

        看见康亲王的样子,康熙失望地暗暗叹了口气。这个康亲王真是不中用的老头!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又问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:“遏必隆,你的看法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奴才认为应按鳌中堂说的办。”遏必隆赶紧跪下了说。其实,康熙问完后悔了,他知道他听到的肯定是这话,因为这个遏必隆已经变成鳌拜的马前卒。

        听见遏必隆的回答,康亲王也赶紧说:“臣也是这么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的脸色难看了。但是谁都知道,康熙还没有亲政,没有皇帝的职权,所以谁也不注意皇上的脸色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胜利了,没有人敢反对他。他干笑了两声,走到苏可萨哈跟前,挑逗似地问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苏可萨哈老弟,你这么使劲发对,是不是舍不得你的门生王登莲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在苏可萨哈看来,这个声音是那么刺耳,冷得苏克萨哈打了个冷颤,看了一眼还没亲政的康熙,长叹一声:“唉??????”发出自己无可奈何的声音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得意了。所有的现象表明,鳌拜的前面已经没有了障碍。他摸着胡子斜乜着康熙:

        “皇上,既然大家的意见相同,就请皇上下旨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没说话,但是他的双手在微微颤抖。众大臣趋炎附势的多,装聋作哑的更多,整个大殿上只有鳌拜一个人在为所欲为。以至于鳌拜要挑战皇上的权威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已经就要忍无可忍了,他绷紧嘴唇,阴沉着脸,依旧沉默着。这个鳌拜已经把康熙逼到了悬崖绝壁!

        鳌拜了解康熙。小小年纪,面临这么大是大非的问题,而自己在朝里又单枪匹马,对于鳌拜敢怒不敢有所动作。鳌拜轻蔑地看了看康熙:“哦,我倒忘了,皇上年幼况且初学乍练,不能写诏书。既然这样,臣只好代笔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康熙的满腔怒火中,在群臣的惊异中,鳌拜竟然大步走向御桌,伸手拿起了御笔。康熙都霍地站起来了,群臣中有人吓得惊叫起来。这是历朝历代鲜有的,群臣都难得一见的情景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傲慢至极的鳌拜不管这些,极力的傲慢使他竟然从御桌上拿起了御笔,然后在御纸上大胆地哗哗哗写起来。在场的大臣们都大饱眼福,他们目睹了一位大臣代替皇上写谕旨的顽劣行径。

        群臣们都大眼瞪小眼,惊奇不已,就像做了一场噩梦。康熙则满眼怒火,阴沉着脸,一声不吱,静静地看着鳌拜的所作所为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写完,大声读道:“圣旨:苏纳海、朱昌祚、王登莲不尊上命,立即处斩,钦此!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气得拂袖而去。一个大胆的想法涌进康熙的头脑里:一定要想尽办法除掉鳌拜这个乱臣贼子,不然,让鳌拜继续专横下去,那就给朝政造成严重后果。

        鳌拜做完这一切惊天动地的壮举,舒服地将两手的关节捏得发出一声声响。然后想没事儿人似地坦然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十四岁了,已到了亲政的时候。康熙心里很是忐忑,担心辅政大臣们不肯交出权力,这样康熙的亲政就要出现危机。康熙已经长大,他忍气吞声,就是为了亲政,自己做真正的皇帝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,有一个人帮了康熙一个大忙,这个人就是即将死去的索尼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家卧病在床的索尼眼看鳌拜的权势日增,又与苏可萨哈你来我往,搞得朝廷乌烟瘴气,皇上很难亲政,朝政已到了艰难时期。而索尼自己又体弱多病,心里十分忧虑。他连连自责,作为臣子,不能为朝廷分忧,实在死不瞑目!

        他想起了先皇的嘱托,先皇临终前把年幼的康熙交给了四位辅臣,希望他们能辅佐康熙,帮他渡过年少时期。而今皇帝已长大成人,已到了亲政的时候,作为首辅大臣,索尼感到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。

        索尼支撑起病体,让儿子索额图找来鳌拜、苏可萨哈和遏必隆,在病床上索尼对他们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自此四位辅臣终于达成一致,决定联名上书孝庄文太皇太后,请康熙皇帝进行亲政。

        让康熙亲政也是孝庄文太皇太后的心思。老太皇太后知道康熙,了解康熙,明白康熙唯一的心思就是能够亲政。这个时候正是自己站出来说话的时候。于是,一个要求康熙皇帝亲政的奏疏,就形成了。1667年,这个特殊的奏疏传到了后宫。

        写完奏疏不久,索尼就去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好这时候传来四位辅政大臣的联名奏疏,要求康熙皇帝进行亲政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正和孝庄文皇太后的心思。孝庄文皇太后就和康熙商量了一番,批准了这个奏疏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康熙对于自己亲政是有考虑的。他仔细考虑了朝政情势,在朝政上,鳌拜的势力还很大,刚刚亲政的康熙没办法与鳌拜相抗衡。一下子铲除鳌拜的势力,是不合适宜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康熙要求四大辅臣继续履行职责,继续帮他继续打理朝政事务。


  (https://www.7722wx.com/html/61943/21116831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7722w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7722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