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家藏春秋 > 第123章 第 十 一 章

第123章 第 十 一 章


桐江中学堂体育场司令台上方一通栏条幅上书:

        桐江中学堂毕业典礼

        东西两柱书:

        壮志写春秋,学海无涯直挂云帆探胜景

        桐江多才俊,今朝有我敢凌绝顶傲群伦

        通栏横幅下方悬挂着八个中国红亚克力带穗冬瓜灯笼。灯笼除了照明、喜庆、象征以外,还有其他意义。过去,每年正月,私塾(旧时代的学校)开学时,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,由老师点亮,象徵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,称为「开灯」。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。由于字音和「添丁」相近,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。后来,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,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,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。所以,今天悬挂灯笼更具寓意。体育场四拐高高飘着四个巨大氢气球,下面四条幅:

        求学不惧风霜雨雪;报国还须诚信忠良。

        励志笃学求古今智慧;厚德敦行做中华栋梁

        不惧山高水远迷途茫然;立志披荆斩棘追随心愿

        世纪风时代潮敢担重任;师生缘父母情会当感恩。

        主席台摆放两排桌子,是嘉宾席,正中一言席。背景墙是一幅巨型山水画,会场布置既喜庆又庄严。

        郑向宁担任司仪,站在主席台中央,手持喇叭筒指挥学生入场。学生列方块队,着学生装,每个人手执一朵鲜花,整齐入场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天是桐江中学堂、也是桐江的一件大事,四乡八镇稍有文化的人都赶来了,学生家长,市民非常自觉排成队,秩序井然,处处彰显文明。桐江中学堂是桐江的高等学府,曲径通幽处,处处闻书香,人们自然而然就斯文。特邀嘉宾有桐江各界代表。

        头天晚上,小邱找到“宁哥”,

        “请你把正青叫来,我们尹瑞松大人要见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正青随小邱、“宁哥”一道来到尹瑞松住处,小邱说,

        “宁哥,我们就在下面等候,正青,你上去吧,他在上面等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正青轻轻叩开房门,大吃一惊,“哎呀!”

        尹瑞松今天便装,坐在沙上,一看正青进来,急忙起身迎接,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,然后松手,都坐下,尹瑞松详细询问正青爷爷、奶奶、哥兄情况,家人生活状况,等等,等等,交代了一句大事。一直到深夜,难分难舍,小邱轻轻进来,

        “明天还要开会,时间不早了,让他们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我都忘了,”尹瑞松恍然大悟,“你先出去,我还有话和正青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紧紧抱着正青,“回去吧,今天是秘密,你要守口如瓶,不能告诉任何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知道了,你就放心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师生全体立正,恭请校长入场!”郑向宁宣布。

        乐队高奏《校歌》,鞭炮响了起来,腰鼓队伴随秧歌曲打起欢乐的腰鼓,高跷队在司令台前来回走着表演步伐。乡下来人、市民、家长都交头接耳,连有的学生也吃惊,“校长小太爷几天前不是被谋害了吗?今天的校长是谁啊?”人们四处瞅,“校长在哪呢?”人们都焦急的期待校长的出现。

        体育场西大门,四个轿夫抬着小太爷轿子,迈着正步,缓缓进入,绕体育场一周,轿子在司令台稳稳落下,压低轿杆,轿夫诸葛旭掀开轿帘,扶小太爷走出轿子,只见小太爷黑色高顶礼帽下金丝眼镜闪闪光,附体的紫红色长衫,黑色包铜顶手杖,诸葛旭、梅林左右护卫,从台阶走上主席台,威严的站在中央,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台下,整个体育场一片欢腾,掌声此起彼伏,经久不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请嘉宾入席。”郑向宁喊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候在体育场南边的嘉宾孙大人、尹瑞松、杨树仁、于干、郭队长、教师代表其昶、商贾代表、家长代表、群众代表等依次登上主席台,小太爷站在入口,和他们一一握手致谢,到于干,小太爷一把捏住不放,于干看到小太爷,本来就身子一抖,浑身冒汗,这一捏,觉得眼睛一黑,全身麻,知道吧,小太爷在日本军校也学过一点啊,于干赶紧一句,

        “小太爷康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拜你所赐,大难未死!”

        于干匆匆入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全体立正,唱《校歌》”郑向宁宣布。

        紧接着,教师代表、学生代表、家长代表言,孙大人致贺词,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用热烈掌声欢迎校长小太爷为毕业典礼致辞。”郑向宁说,暴风雨般的掌声响起,于昕怡带头喊起口号,

        “欢迎小太爷致辞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为桐江中学堂骄傲!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太爷不紧不慢来到言席,嗓子特别洪亮,

        “同学们,你们就要离开学校,走向世界了,无论你走到哪里,请记得:你所站立的地方,就是你的中国;你怎么样,中国便怎么样;你是什么,中国便是什么;你有光明,中国便不再黑暗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后无论你做什么,都是用你们的一言一行书写着历史,但我们又是时间之流中的过客,又是当下历史本身,因而,注定逃脱不了这历史的幽微深宅,只能背负起历史前行;我们每前行一步,恰恰需要吾侪心手相连,创造和建立遮庇我们子子孙孙的庭院与花园。有了这样的庭院与花园,未来的中国,伴随着文明的复兴,生活世界、规范世界与意义世界不再支离破碎,而终将联结一体,和谐不悖。中国文明积劳集慧,以对于自然和人性的原创性探索,拓展人类的视域,更以地方性生存经验,提供普世之思。今日的你,可能正是明日之思的现者,也是生活意义的实践者,而始终不渝是人性的呵护者。

        明理之子,我将为你欢欣!未来的中国,不仅是富足的人间,还会是诗歌的国度,理性地审视一切,绝不等同于将浪漫与梦想驱逐。彰显的将是“我们人民”的道德境界,中国文明的永久和平。

        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,经久不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下面是艺术表演,请欣赏。”郑向宁宣布。

        腰鼓队、高跷队、独唱、合唱、乐器都进行了精湛表演,在雄壮的《毕业歌》大合唱中,典礼结束。

    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7722wx.com/html/57502/18421984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7722w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7722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