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家藏春秋 > 第56章 第 十 四 章

第56章 第 十 四 章


汪弘遭到外公骂后,心情郁闷,找“宁哥”谈心。

        郑向宁和汪弘漫步文昌河岸,溯水而行。文昌河是清溪河的支流,东西流向,经县衙、万仞躬墙,穿碧荷公园东下羊坡湖入长江。河的对面就是风光旖旎的斧山,中间百倾良田,沿河岸柳成行,稻谷飘香。河水那么蓝,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,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,纵是名师高手,也难以描摹.

        抬眼远望去,只见羊坡湖白茫茫的一片,湖水和天空合为一体,分不清是水还是天.正所谓:

        雾锁山头山锁雾,

        天连水尾水连天。

        湖面不见白浪滔天,但见渔帆点点。置身此境,使人神清气爽,心旷神怡。他们敞开心扉,侃侃而谈,无话不说,从心理到生理,从文学到诗歌,从哲学到经济学,海阔天空,漫无边际,汪弘甚至连成熟男青年偶尔夜喷琼浆那点小秘密都说了出来,非常投机。郑向宁时不时讲些革命道理,引导汪弘展开畅想,树立正确人生观。郑向宁渊博的学识深深吸引着汪弘。他们不像师生,是朋友倒更确切,他们年龄相近,郑的知识层面比汪高,人生阅历更丰富,但这并不成为他们友谊的障碍,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叫他“宁哥”。汪弘把遭孙大人骂告诉他,并说:

        “宁哥,我不想继续住在外公家,想搬到学校和同学一起住,你认为怎样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,你应该继续住在外公家,一方面你可以照料他们,以尽孝心,二来,你可以相准时机,做你外公工作,尽量为民众做点好事,三,可以了解一些消息。你暂时委屈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,我按你的要求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们不知不觉走上了“孝慈桥”,郑向宁是外地人,对这景观不甚了解,汪弘本地人,听老人们说过,就给他介绍:

        孝慈桥原名“仙鹊桥”,为五孔青石桥,桥身造型古朴,正桥长46米、宽6.7米,中孔跨度为6.3米,桥面两侧为石雕栏杆。并于桥头树“孝慈桥”碑石,碑之两侧书刻楹联曰:“捧出真心归大隐,檄来强喜慰慈亲”。这楹联讲的是东汉末桐江人顾义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顾义自幼丧父,母子相依为命。家境贫寒,年少便为他人放牧为生,箪食瓢饮,奉养其母。母病伺候汤药,曾割股疗疾。逐以孝行称著乡里,举为贤良。朝庭得知,送公文赏封他为佳县文字令,为了安慰母亲,顾义迎至“仙鹊桥”喜接公文。然时隔不久母亲病逝,朝庭派人专车前来看望,岂知顾义却跪拜于“仙鹊桥”上,将原赏封佳县令的公文双手捧还,“躬履逊让”,不愿为官,葬母后隐居山野。顾义孝行且不贪利禄,世人称道,便改“仙鹊桥“为“孝慈桥“,并在附近盖祠纪念。

        郑向宁全神灌注听汪弘娓娓而谈,他们的身影渐渐被夜幕笼罩。

    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7722wx.com/html/57502/18421917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7722w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7722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