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平凡的明穿日子 > 第四百八十九章 祖孙

第四百八十九章 祖孙


韩老妈起了个大早,从邻居家借来一件新布衫套上,给孙子穿上昨儿刚补好的衣裳,又把媳妇收拾干净的大公鸡放在一筐馒头上,用旧手巾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媳妇满心期待的倒了一碗茶,韩老妈接过来喝了,韩老七递过来几十文钱。如此老太太左手拎着竹筐,右手牵着孙儿,带着家人的期盼一步步的朝京城走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赶巧在官道上迎面遇到了一队骑士,韩老妈瞧着马上的人有些眼熟,看清一个人后大喜,招手叫道:“冬子,冬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徐灏随手勒住缰绳,低头看着面前的一老一小,李冬见状说道:“这是邻村的韩老太太,当年老爷曾寄养她家里三天,小时候每年都要随我爹去送上一份年礼,近些年渐渐没什么来往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徐灏赶紧甩蹬下马,说道:“徐灏见过您老,您这是?”

        韩老妈赶紧擦擦眼睛,惊喜之极的叫道:“你,你可是灏哥儿?哎呦都是个大人了,不敢认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徐灏笑道:“人都会长大,我也不例外,您老要去哪里?我送送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韩老妈不好意思的道:“这不准备去府上打扰么。唉!说出来怕你笑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徐灏明白过来了,不以为意的说道:“您什么也别说了。李冬你去皇姑寺把宝庆的碧游车拉出来,咱们一起回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当下韩老妈又是惶恐又是欣慰的坐上了马车,小孙子好奇的打量着车上的精美装饰,忍不住想伸手摸摸。

        啪!韩老妈打了下他的小手,警告道:“不许乱摸,这一颗珠子比你的小命还金贵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徐灏闻言笑道:“无妨,喜欢都抠下来带回家去。不过确实是值钱的小物件,卖了能买好多的零食,别被小伙伴们抢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韩老妈笑道:“一看你就是个疼孩子的。有些年头没去府上串门,现在生了几个小少爷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徐灏对此笑而不语,这时就见宝庆一马当先的从南边跑来,挥手娇笑道:“哥,我要去你家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远离皇姑寺的宝庆又恢复了痴痴缠缠的少女本色,徐灏皱眉道:“赶紧下马,你瞧你骑马的姿势,一点都不淑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宝庆吐了吐小舌头,仰着头说道:“你来扶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徐灏无奈只得走了过去,双手搂住少女的芊芊小蛮腰。毫不费力的抱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亲眼看着一点点长大的宝庆,徐灏是介于妹妹和女儿之间的感情,在宝庆身上,他能感觉到和朱元璋之间的牵绊,这种特殊的感觉在皇族任何人的身上都体会不到。

        车上的韩老妈忍不住问道:“这位天仙似的姑娘是贵府的千金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冬悄声道:“那是宝庆殿下,高皇帝最小的公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哎呦!”韩老妈大吃一惊,赶忙要下车给公主磕头,李冬伸手拦住解释道:“少爷和殿下是干兄妹,你老客气些就是了。无需跪拜。论辈分你还算是长辈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身哪里敢是金枝玉悠的苏醒过来,两只眼似睁未睁,喃喃道:“真乃报应循环,难逃公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睁开眼睛,这时候的胡德胜整个人透着坦然,并没有什么惊惧之意,大概是已经萌生了死志。

        王骥说道:“胡德胜,方才你所说的话,一字不漏的全部记录在案,并且是本官亲耳听见的,少时便要禀明尚书大人。你要是个明白人,往下我也就不必多说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胡德胜脸上没了一丝血色,叹道:“等过堂时,我一概招认就是了。好汉一人做事一人当,从头到尾都是我做的,与我姐夫等人无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半个时辰后,徐灏赶到了刑部,这件莫名其妙发生的案子终于可以了结了。屋里王骥打发走了所有人,为难的道:“郑尚书的意思是到此为止,都督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徐灏点头道:“就这么着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骥惊讶的道:“您真的不打算追究下去?放过幕后指使?”

        徐灏依然点点头,面无表情的起身走到王骥身边,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,然后径自离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徐府千寿堂,老太君笑问道:“老人家自己来也罢了,拿什么东西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韩老妈笑容满面的道:“也没什么好东西,不过是穷人的穷意思罢了。为了是老太太吃着软乎,拿了一只鸡,给哥儿们姐儿们带了一点饽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太君笑了一笑,问丫头们道:“哥儿姐儿呢?快唤过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月兰答应一声出去了,不多时先听到人跑的脚步声,珠帘被丫鬟掀起,月兰领着徐烨和张涟漪,竹兰牵着小叶子的小手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太君解释道:“其他的哥姐儿都在老子娘身边,年纪尚幼,哭哭闹闹的不见也罢。这可是你干儿子的嫡孙,那是嫡外孙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哎呦!”韩老妈赶忙仔细端详两个孩子,一个戴着白玉冠,一个翠玉抹额,同样身穿大红箭袖的金百蝶缎衣;一个唇红齿白,一个眉目如画,好似一对金童玉女。

        韩老妈拉起徐烨的手,嘴里叫着心肝宝贝,搂到怀里问这问那,她孙儿好奇的左看看张涟漪,右瞧瞧小叶子,一时看呆了眼,连手里的半只鸡腿都忘了吃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在这时候,忽然铛得一声响,如同头顶上掉下来了什么东西,韩老妈不觉大惊,一时忘情喊了出来不好,把徐烨推下去慌忙站起身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仰头一看,是墙上钉着个彩漆竖匣子,面上镶嵌着玻璃,里头像个圆圆的碾盘,下面挂的秤砣子往下一坠,匣子里就叮叮咚咚的作响,好像娘娘庙里的和尚敲钟一样,一连响了十来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诞生在辽东的钟表问世至今还不到三年,韩老妈自然闻所未闻,吓得面上变了颜色。徐烨瞧着有趣笑了起来,涟漪和小叶子也跟着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想老太君厉声喝道:“没个规矩,老年人原不曾见过,一时碰到如何不惊?这有什么好笑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唬得徐烨赶忙闭上了嘴,规规矩矩的束手而立,涟漪却无所顾忌的吃吃轻笑,老太君对曾外孙女一向没有办法,见状也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    钟声响了十一声,到了用午膳的时候,下面人把饭菜一齐摆在桌上。老太君吩咐道:“月兰你陪着老太太去你们屋里用饭,这里人多怕她不习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月兰笑着答应,引着祖孙俩绕过屏风往自己屋里去了,这边老太太带着孙儿们吃饭。

        席间涟漪不爱吃肉,都放到了徐烨的小碗里,老太君见状摇摇头,看着小叶子孝顺的给自己夹菜,笑道:“还是叶儿心疼我,不像那两个没良心的小东西,成天到晚只知道亲亲热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涟漪娇声娇气的道:“您有那么多人服侍,弟弟就一个小叶子,我不心疼他谁心疼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太君笑道:“那你得怪你舅舅,谁让他拦着不要丫头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涟漪眨眨眼说道:“舅舅说女儿得娇养,身边女孩子多也不会寂寞,而男儿得学会自食其力,不应该自小混在女人堆里,如此才能做个有用的人,我认为很对,舅舅的话是不会错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太君看着她小小年纪一本正经的腔调,大笑道:“怪不得你舅舅最宠你,你这丫头这么小就会说话,你姨母们小时候都不如你。也是怪事,你爹老成忠厚,你娘也是个老实人,怎么生了这么个百伶百俐的闺女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涟漪歪着头道:“舅舅说我像小姨,我也最喜欢小姨了,可惜她老不在京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太君叹了口气,说道:“你爹不也不在京么,你几个姨父都是武将,这男子汉得志在四方。马上快过节了,也不知今年孩子们会不会回来团圆。”(未完待续。。)


  (https://www.7722wx.com/html/14193/8334774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7722w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7722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