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山户常小庆的囤货日常 > 第19章 分运

第19章 分运


夜里,风平树静。
  地洞里,火烛明亮。
  大伙都奋力地凿通地道,随着一声崩塌声,差点要挖塌了半座小山。
  “够了、够了,留着力气,你们要把山挖塌了,引起那些官兵的注意呀。”
  “这不是激动嘛。”
  “就是呀。”
  “别吵吵,这盐,按着之前说的,我们这里每人三包,其他的分大帽山每户人家二包,咱也不用愁盐不盐的,特意跑山下来冒险。”
  一百八十六包盐呈现在眼前时,他们这一刻真的能体会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甘愿冒死做土匪,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时,几个能经得住诱惑。
  李有根是越来越欣赏常小庆的性格,一点不藏私的,这是换成别人,肯定得说里面什么也没有,大伙就不当回事,这里所有的盐和谷粮就全是他们的私有物了,分赃不平,一群人必定会闹起来。
  常小庆:呃、其实、我藏了三十包。
  “这些好东西,要不是小庆能钻得进去,发现了,告诉大伙,咱也不能有这样的好东西,所以,我认为,常家四包盐,不过分吧。”
  大伙们疯狂摇头:“不过分、不过分。”
  常小庆知道李有根心里打什么主意,论功行赏,把多余的盐给分,这里面必定有人没有的,这一路同行的,有了异心,那难保谁心里不顺,把他们半夜嘎了都可能的。
  “那不行,说好我们一起分三包就只能三包的,要这么多盐干嘛,已经够吃一辈子了,我不要,阿叔阿伯们这么辛苦,要不是你们保护着我们小的,哪能安安全全的下山,多余的,咱可以寄放在祠堂山洞里,谁家有事,要摆个席,就用这个盐,如何,反下咱们回去后,得摆个大席,热闹热闹。”
  他不缺盐了,所以,他选择吃席。
  听着很公正,李有根不好说什么,祠堂的最高说话人,是他亲爹,观察着大伙脸上,好像意见不大。
  就咳咳两声表个态度,“那这样吧,多余的,就用做村里的红白喜事如何,都一个村的,大家都互相帮扶,才能长久嘛。”
  大伙思忖片刻,有人也表态了。
  “我觉得挺好的,每户有个两包盐够用了,吃盐又不像吃大米,一个月也吃不了多少盐。”
  “是呀,而且这些是私盐,咱要是拿出去了,会有性命之忧,大家也别想着这盐能换什么,不如多想想怎么让地里多长粮食。”
  “我没意见,反正够吃了。”
  “我也没意见。”
  “……”
  大家统一了意见,说话做事也更团结了,只是这盐目标大,扛一包都费劲,推车也不好上山。
  想了一宿,李有根半点主意都没有,早上吃啥都如同嚼蜡。
  “诶,那位读过书的人,你有什么主意没了。”
  一直沉默的林奕泽,突然被人问起。
  常小庆还一脸迷糊样,打了个哈哈,问他是没啥主意的,有主意,就是全收到空间了,所有人接力背他回山。
  一想到那个画面,美得他笑出鹅叫声。
  “小子,你做什么春梦了,笑成这怂样。”
  又被人调侃了,常小庆怼怼,“你才做春梦呢,一晚上磨牙哼牛声。”
  “有这功夫吵,都给想主意去。”
  李有根一脸恼火的,都什么时候了,还聊些有的没的。
  林奕泽拿着树枝在地上画了又画,写了又写,没人知道他写的是什么,常小庆对这里的古文也是半文盲。
  “有根叔,有个主意,虽然还是辛苦,但目标小,能把盐运上大帽山。”
  李有根一听有主意,像个等着被人头投喂的猴子,“你说、你说。”
  林奕泽的主意就是分运法。
  还是离不开人力运货,这没办法的。
  一百八十六包,分成六等份,两人合力,用结实的树枝做一个简单的板车,量力而行,捆好几包盐,两人一拉一推运上山。
  先送大约三十包到达一个中站点,然后一部分人再返回盐仓搬货,而熟悉山路的,先把一部分盐运回大帽山。
  第一批先送达,可以好好休息,不必再下山,换大帽山里其他人下山来运货。
  但得有人当引路人,带第二批的下山到中站点。
  去盐仓搬货的人回来了,可以开始新人带旧人的组队模式,一部分人运货回去,一部分人继续回去搬货。
  叫来的人多些,就能运得更快,来回十次内就能完成的小目标运送。
  中途还是有困难的,后面走的人,要把足迹抚平,避免被发现。
  “我的乖乖,还是读过书的人脑子好使呀。”
  所有人都对这脸上掉痂的芝麻脸小哥林奕泽肃然起敬。
  常小庆一脸震惊,他不要、他不要搬货呀!有空间还要他搬货,真是没天理呀。
  一大队的人都选择跟着李得根去人多的村庄。
  因为其中有很多大龄青年到了适婚年纪,山里姑娘少,十几岁的姑娘不想嫁,能养到二十几岁的姑娘,家里不好惹,他们得到山下买媳妇回去。

  所有人加起来,总共十五人。
  分成两人组,共六队。
  常小庆、林奕泽、林三斤吊尾队小弱老三人组,作为后勤扫尾队。
  不用他们三人运盐,但东西运到中点时,他们三人留驻不能走,因为大伙都信任常小庆,两个大半孩子加一个老人,搬不走东西,更重要的,他们没有歪心思。
  常小庆机灵些,对环境适应性强,姓林二人,遭了几年大难,身子骨差,不宜大动,刚好留一段时间养好身体,才有精力爬山。
  前面几个小分队,分段走进密林后,常小庆三人开始扫尾巴工作。
  带头的是李有根和会打猎的赵板车,他们的危机感知力最强,有什么变动,可以随机应变。
  “哎,我都下山大半个月了,啥时候能才能真的回去。”
  林奕泽帮他分析,“我们至少要留守一个月左右吧,大帽山的距离远,上山下山都是要时间的,而且,不能太多人下山了。”
  “这多给的一包盐,拿得真烫人。”
  常小庆都说不要了,人家觉得他就是小孩子没大见识,谁家不是缺盐了才逼得下山的,有了这么多盐,保存好,两代人不下山都行了。
  走了一天,寻到一处满意的矮石洞当中点处。
  这山洞口矮,只有一米高,得弯着身子钻进去。
  常小庆三人相对轻松,防护的工作就得他们来做。
  天已经开始热了,蚊虫也多,东西放进石洞,要多熏几遍,常小庆新摘的艾草,跟姓林二人采的艾草一块用,不然进度赶不上。
  将完好的三十包盐囤放进山洞里时,大伙对常小庆麻利机灵的印象越来越深,感觉这小子有三头六臂,挖东西快,采东西更快。
  常小庆:因为有空间呀~


  (https://www.7722wx.com/html/12322841/38383820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7722w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7722wx.com